聖誕新年期間我讀到了一本非常有趣的小說《The Martian》,書名直譯過來便即是「火星人」,通常指七八十年代美國科幻小說及荷里活電影中經常會出現,坐著發光飛碟入侵地球的綠色火星怪人。
但在 Andy Weir 這部處女小說中,Martian 所指的卻並非上述這些無稽之談,而是講一名在火星探索任務中被意外遺棄在火星上,然後要獨自掙扎求存的太空人故事。換言之,《The Martian》可以說是一個太空版的《魯賓遜漂流記》,又或者是火星版的《孤島餘生》。
《The Martian》的故事背景講人類己經成功登陸火星,而故事主角 Mark Watney 與他的隊友亦已是第三批登上火星的太空人了,由於人們對成功征服火星的熱情已逐漸冷卻,這時候遠在 14 光分鐘 (light-minutes) 外的地球人對他們的遠徵已沒多大興趣了。
然而就在探索計劃進行到第 6 天,他們建立在火星上的基地突如其來被一陣時速高達 175 kph 的風暴吹襲,颳起的沙塵令視野跌至接近零。基地原來的設計倒可以抵擋這種強風,但在基地旁邊豎立起來,他們賴以回家的太空船 (MAV, Mars Ascent Vehicle) 卻不可能長時間抵禦沙塵吹襲,此刻隨時有被吹倒之虞。而若然這艘太空船有任何損壞的話,他們整個六人小隊都將會困死在火星上。
無可奈何之下,NASA 下令中止探索計劃,所有人員都要立即徹走。但從基地走到 MAV 的一段距離裡,在視野模糊的沙塵暴中也是極為兇險的,就在他們堅守隊形逐步走近 MAV 的時候,負責與地球通訊的碟形天線被強風吹塌,擊中了旁邊一排天線接收網,金屬碎片四散飛舞,其中一條幼長的天線更像箭頭般直插進 Mark Watney 的太空衣,強大的衝擊力也將他從隊友的列陣中轟走。
失散了 Mark 後他的隊友曾嘗試搜索,但在沙塵暴中他們限本就無從辨別方向,而他們賴以徹離的 MAV 又已經愈來愈不穩定,隨時有在風暴中翻倒的危險,又在這時候,他們收到了 Mark 所穿的太空衣傳來的電子訊息,顯示他已無生命跡象。在別無選擇之下,隊長 Lewis 下令離開,決定遺下 Mark 的屍體在火星上。
然而陰差陽錯之間,Mark 卻原來沒死,他只是被天線擊中後一時昏倒,而探測他脈搏訊息的感應器又被打壞而已。當 Mark 甦醒過來,發現風暴已經過去後,他也同時發現唯一能讓他返回地球的 MAV 已經離開。
與地球斷絕了聯絡,餘下糧食又僅夠支持約三百天,Mark 除了要想方設法與地球取得通訊外,也要想辨法令自己可以堅持到救援來臨,如此千禧年版本的「劫後餘生」便在火星正式上演了……
對於求學時期有讀理科的朋友來講,《The Martian》的情節是十分有趣的,也會推翻了我們覺得少年時代學習的知識全都不切實際的印象,因為在這場與火星絕境的搏鬥中,Mark 就是靠我們曾經學過的生物與化學知識來求生的了。
縱觀整部小說,Mark 超卓的科學頭腦,其充滿創意與冒險精神的求生手段,與及其不肯向命運低頭的頑強鬥志等,無疑都是令小說滲滿趣味的原素,然而要數到小說真正令人難忘與真正觸動人心的東西,卻通通都與上述事情無關,而是在於主角對人對事永遠都採取的正面態度,及他與生俱來的一份幽默感。
被人遺棄在火星,Mark 可以有千百個原因去怪罪隊友,也有堂堂正正的理由去質疑整個火星探索計劃的設計者,以今時今日香港人的態度,若有機會發聲,這當然又是一個要投訴要賠償要找人問罪的時刻了。但對 Mark 來講,從他在昏倒後甦醒並發覺 MAV 已離他遠去後的一刻,他已完全接受了這是一次純粹的意外事件,也不去怪罪任何人。而且當故事到後來講他終於與 NASA 取得聯絡後,他在其第一段發出的通訊中已強調意外與隊友無關,他會拒絕參與任何的 Witch Hunt。
這當然是一份高尚的情操,也使我們感受到,有時候英雄好漢的偉大並不在於其本領有多高強,而是在於當噩運來臨時,英雄是仍然能夠明辨是非的。
獨自面對噩運,又不去埋怨別人,那麼 Mark Watney 是靠什麼東西來走出絕境的呢?讀者會發現,縱使 Mark 好像有變不完的戲法來面對層出不窮的困難,但真正令他能夠堅持下去,克服重重困難的東西卻原來與科學知識無關,而是他擁有一份能時刻能自嘲的態度,與一個能經常保持幽默感的心。
被獨留在火星上的 Mark 要解決無窮無盡的難題,從通訊到食物到食水到氧氣到氣壓到保溫等等…… 全部一起都想解決的話我們便只會發現絕望,但將問題逐個分開來處理時,我們卻起碼會找到某方面的進展。至於沒有解法辨法的問題就暫且先閣一旁吧,有時候問題會自然得到解決,有時候辨法又會在睡醒一覺後靈光一閃地想到。總而言之,與其去憂慮一些找不到出路的難題,倒不如努力去做好目前能夠處理的東西,時刻懷著正面的態度,對再壞的處境也總要擠出一點能夠自嘲的幽默感,這纔是終於令 Mark Watney 走出難關,覓得拯救的關鍵。
《The Martian》是美國作家 Andy Weir 初試啼聲之作,之前其作品(包括《The Martian》)都刊登在個人網站上免費供人閱讀,然而隨著《The Martian》的小說版權被 Crown Publishing 買入,而電影又正在荷里活如火如荼地拍攝中(主角由麥迪文飾演),Andy Weir 在一夜間成為了最受關注的科幻小說作家。
所以不管是 Andy Weir 還是他筆下的 Mark Watney,我都想將他們介紹給大家,也覺得是在新的一年裡很值得我們學習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