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奔赴海外買房,而美國又是第一熱門目的地。在海外買房可與國內不一樣,首先房型就有七七八八的很多不同規矩。現在的自己,暫時還買不起美國的房子不打緊,但對美利堅那些不同的房型先做個知識儲備倒也不是件壞事。
(一)獨棟別墅(House)
沒錯,這就是你第一反應所能想到的帶院子和地下室的獨棟別墅,依照每個地區樓盤的建造風格,有兩層的也有三層的,院子或設在前門或處在後院,你跟鄰居之間還是能隔着很大空間的,雙方的狗狗打招呼也會需要靠奔靠吼的。在這裏,獨棟別墅分一個家庭和多個家庭兩種。
1、一個家庭(single-family house)
顧名思義就是這棟房子裏只住一戶家人,你可以帶着老婆和隨便幾個孩子(只要住得下)住在裏面。一個家庭的房子通常以一扇前門(one front door)來定義,也就規範了這戶人家的獨立性和私密性。該房型很受中國買家的青睞,習慣了關起門來保護家庭隱私的中國人將獨門獨戶視爲理所應當,只是這種房型一般不會在市面上閒置太久,因爲很熱門,一旦有房源出來,可能馬上就被搶走了。
2、多個家庭(Multi-family house)
這樣的別墅裏通常住着一戶以上的家庭,常見的規模是2-3個家庭,也有多到4個家庭。多個家庭同住一個屋檐下,但根據家庭的數目則有各自獨立進出的門。儘管這樣的住宅類型很多見,並且家庭和家庭之間也有明確的分隔,但中國買家對此種住宅不太感興趣,他們還是喜歡一棟房子裏只住自己家裏的人。
(二)市區住宅(Town House)
市區住宅基本上也是獨棟別墅的形式,跟之前所述房型的區別是,Town House全部位於市中心,因此價格也很高。該屋類型通常有2-3層,由2-4個臥室不等,一扇主門, 基本上只住一戶人家。由於位於市區要提高空間利用度的關係,跟鄰居的房子之間幾乎沒有間隙,也就是大家的房子都是緊緊挨個排着的。Town House在紐約的上東區(upper east side)和下東區(lower east side)特別多見。該種類型的房屋,房東擁有整個房體建築和土地面積,可以逐層出租給不同的租客,甚至可以自己內部設計隔間製造出三四個不同的公寓去出租,以便獲取更多的受益。一般中國買家不會只買其中一層或部分,他們還是傾向於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整棟買下。
(三)公寓樓(Apartments)
國外的公寓樓按照不同的合法資格被主要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較新較貴的Condo Minium,簡稱Condo;一種是通常外國人不太會買的Cooperative,簡稱Co-op。
1、Condo
Condo類型的公寓自由度很大,允許被任何人購買和出租,整個公寓樓有專門的董事會來執行整個大樓的管理程序,包括物業、保安等一系列實際運營。通常,建議常年不在美國境內或每年只有極少時間會來訪美國的人購買Condo投資,因爲業主定期繳付物業費,所有房屋的法律義務和日常打理就有專人負責,業主可以省心很多。另外,Condo也適合老年人居住,因爲房子很新很安全、各種設施條件也都很好,而且物業包辦了一切,居住舒適度很高。
2、Co-op
很多人將Co-op類型的住宅簡單地理解爲「不允許外國人買」的房屋,其實這裏面有很多複雜的原因。從法律上看,Co-op並沒有規定外國人不能買,但是Co-op類型的房屋董事會有很大的權力,他們通常爲了確保一棟公寓里居民的純正性而對每一個新入住的人家有很嚴格的背景審查,通常都需要面試申請者之後由董事會決定是否給予你入住的權利。這其中就有很多主觀因素,面試官可能純粹就是因爲不喜歡你這個人而不接納你,他們只選他們喜歡的或他們認爲合適的人。
要強調的是,這裏並不是指存在歧視或不公正待遇。雖然挑選業主存在主觀因素,但這背後其實是美國人對一個特定社區的居民存在的保護意識。有時候,他們是爲了保護一個特定職業的人羣,比如這棟公寓樓裏都是教師;有時候則會是爲了保護一定的文化和知識氛圍,比如公寓樓裏都是由作家和知識分子構成的,需要一定程度的安靜的寫作氛圍等。
由於Co-op比Condo要便宜,而且房子一般也很正統,很多符合資質的美國當地人都想買,卻也未必買得到。比如,曼哈頓的很多公寓裏只住律師和醫生,董事會爲了確保社區的完整性而只接納職業是律師和醫生的申請者,即使有一個申請者是億萬富翁,比那些律師醫生有錢得多,但還是可能會遭到拒絕。這裏曾經就有一個很出名的案例,麥當娜當時想買下一個Co-op,但是董事會認爲她名氣太響,考慮到之後她的入住可能會招來很多狗仔隊而影響到原本居住在這裏的居民,從而導致可能有不喜歡喧嘩的人陸續搬離社區,於是拒絕的她的申請。由此可見,董事會的考量有很多方面,也會從長遠的角度出發去定度。這樣解釋,就會讓人更加明白,爲什麼co-op那麼難買到,而且通常情況下co-op是不賣給外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