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的暮春時節,我從廣州動身去徽州地區。古時的徽州下轄績溪、旌德、歙縣、黟縣、婺源五個縣,我花了兩週的時間在這些地方一路走來,走到黟縣的時候已經是五一黃金週的時候了,我與廣州來的同伴會合後趕到黟縣縣城的時候已經是5月2日的清晨了,黟縣的縣城小車站裏擠滿了全國各地的旅客,他們大多是奔着西遞和宏村來的,這兩條古村剛被評爲世界文化遺產,名氣正在越來越大,在喧囂的遊客羣中排隊去遊覽古村無疑是煞風景的行爲,而且食宿也是未知之數。
我打開自制的翻得有些破爛的徽州地圖,心裏有些躊躇,突然有一條小村的名字跳入我的眼中——南屏,據我所知,張藝謀在南屏拍過《菊豆》,李安在南屏拍過《臥虎藏龍》,而且我還聽說南屏的七十二巷如迷宮,旅客經常會在裏面迷失方向。好,就是南屏吧,它不至於毫無名氣,也不至於太有名,後來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
我們爬上一部農用客貨車(在這裏,這是鄉間常見的交通工具),每人兩元,路不算艱險但很泥濘,一路上經過大片大片已經開過花正在結籽的油菜花田後,我們到了南屏,記得有網友說南屏村最好的家庭旅館是冰凌閣,這個名字很好聽,我們在村口向一位村民打聽,他很熱情地自己用手機打給了冰凌閣的老闆,老闆很快的跑出村口來接我們。沒想到冰凌閣比它的名字還好,那是一幢明代的民居,也是南屏村的參觀景點之一,下來的兩天,我們住在明代的精美的木雕閣樓上,悠閒無所事事的俯視着一些旅遊團在導遊的小旗揮舞之下進來,又喧鬧着出去,讓我們有一種僞裝當地人的良好優越感。
我們在南屏的時光裏是在一種放鬆而悠閒的狀態裏度過的,沒有導遊的指點和驅趕,我們在村裏隨意的走着,也不擔心迷了路,因爲不存心要看什麼景點,那兩天的天氣多雲時有小雨,青石板的小巷溼漉漉的,村外遠處的青山籠罩在輕霧中,空氣潮溼而清新,村裏的人們做着各種農耕,老牛在村邊默默的吃着草,對於從大都市的煩囂和整晚整晚加班中跑出來的我們來說,無疑於世外桃源。
南屏有名的景點是祠堂,村裏的序秩堂就是拍《菊豆》的地方,葉氏支祠是拍《臥虎藏龍》章子怡和楊紫瓊比武的地方,那場戲讓我印象頗深刻,楊紫瓊使用了十八般武器裏面的至少八九種,還是不敵章子怡的名劍,戲裏的場景也讓我着迷,清幽方正鋪滿青石板的天井,迷茫的淡淡的薄霧,帶着強烈的傳統中國的空間感。
我們還在清晨的時候去了村口的萬松林和萬鬆橋,那是一大片百年高聳的樟樹林,由於是陰雨天氣,林間橋畔有晨霧迷茫,人們在洗衣放牛耕作,還有幾個美院的學生在寫生,村邊一條小河緩緩流淌,不遠處是大片徽州的烏瓦白牆傳統民居,再遠處是雲霧中的莽莽青山。我們在鄉間的小道上行走奔跑,盡情呼吸着清晨新鮮的空氣,那個清晨完美得讓我印象深刻。
我們還去了附近不遠處的關麓村,那裏也有大片保存完好的徽派建築羣,裏面有一家龐大無比的民居,由一家八兄弟分別建造然後連通而成,號稱「關麓八大家」,我的同伴在關麓村聽到了雞叫的聲音,按耐不住,露出些黃鼠狼的本色,跑到村民家裏討價還價,自行捕捉,一時弄得有些雞飛狗跳,我們把雞拎走的時候女主人還有些戀戀不捨,「那可是一只會下蛋的好母雞阿」,她說,一時弄得我們有些內疚,但那晚的清燉母雞金黃鮮香的湯又讓我們商量着明天再去弄一隻的種種事宜。
我們也在傍晚的時候登上村裏唯一一幢三層的小樓看夕陽,看晚霞與密雲的廝殺,看村裏清一色徽派民居和高高的馬頭牆,炊煙在充滿滄桑的房子間冉冉升起,村民們蹲在家門口端着飯碗與鄰居大聲談笑,雞犬聲裏還夾雜着母親叫玩耍的兒女回家吃飯的聲音,我們在默默無語中細細感受着純粹鄉村的那份靜謐和安詳,制定旅行計劃時的躊躇和旅途上的艱辛彷彿都被忘記了。其實,旅行很多時候並不是去爲了看什麼著名的景點,短時間裏換一種生活氛圍和方式纔是很多人的初衷。
一直有一種在潛意識裏的對中國傳統鄉村生活的渴望,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徽州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那裏民風淳樸,交通便利,治安良好,食宿方便,費用低廉。去徽州最好的方式是幾個好朋友一起自由上路,行止隨意,也不必選擇太熱門的景點,這裏古民居保存良好的的村鎮隨處可見。一路走來,不斷有驚喜和發現,這是我去徽州時候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