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過夢想,或許曾憧憬過科學家、小說家、流行歌手、漫畫師、足球運動員;每個人都有過夢中情人,或許曾暗戀過趙雅芝、鄭少秋、蘇菲•瑪索、皮耶羅、蒼井空。而其實,曾經或者現在抑或將來,每個人最大的夢想可能只是找到自己的夢中情人。
阿嬤也不例外,這就是一部講述阿嬤尋找夢中情人的電影。
作爲一部愛情片,影片表面上是以電影講述一個由電影引發的愛情故事,而實際上一直在以電影闡釋愛情的真諦。
年輕的阿嬤因爲一部《愛你入骨》喜歡上了男明星萬寶龍,併爲之瘋狂。但在她情感成熟後方纔發現,萬寶龍只不過是一個背誦着臺詞的枯燥的表演者,他不能理解臺詞所蘊含的真實情感,更無法給予他人應有的呵護。扒開那個外表光鮮的軀殼,真相瞬間一目瞭然,她的夢中情人一直都是背後的電影編劇劉奇生,也是她甘願守候一生的人。
這與看電影的道理異曲同工,也許一部電影的外表是粗糙的、彆扭的甚至醜陋的,但當解開外衣的鈕釦向裏看去,是否有真正能觸動人心的東西在裏面纔是最重要的,那纔是電影的心臟,也是一部優秀電影必須具備的內在。
在喜劇的戲份上,影片的有效喜劇橋段就像年輕的阿嬤與劉奇生相遇的那一幕一樣,如突施的冷箭,淡定而從容地撓到了觀衆的癢癢肉,戳中隱藏的笑點,直接而不虛僞。
當劉奇生爲救不會游泳的阿嬤,滿腔英雄氣概地跳進河水後卻令衆人集體跌倒時,一股樸素而真實的幽默感從熒幕中噴薄而出。而其他類似的橋段也都成就了電影仿英式的幽默,內斂而別有味道。
對於這樣一部臺灣小片兒,雖然不算上佳的作品,更談不上完美,但當最後小婕略顯發嗲的臺語腔調聽上去更像是真情的哽咽,我們終於發現,阿嬤和劉奇生的愛情已經在導演的安排下滲入了觀衆的內心,最後讓人落寞心傷,眼眶溼潤。而這種真摯的情感,只要對電影真誠付出,將會輕易得到回饋。
在年輕的阿嬤不停地衝着劉奇生的背影喊道「你導我就演」時,誰又能說愛情不是這麼簡單。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無論誰導誰演,愛情無非是你導我就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