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停映风波,《被解救的姜戈》终被解救,于5月12日登上大陆荧幕。
在片中,舒尔茨医生讲了一个英雄拯救公主的德国民间故事,而从整体故事来看,这也是电影的叙事结构和主线内容。
相信很多影迷早已通过各种途径观看了原始版本,而面对着大陆的审查制度,昆汀·塔伦蒂诺更是亲自操刀,打造适合大陆影院上映的版本。关于之前停映的原因,坊间流传着这样那样的传闻,这些显然都已经不重要,现在只需要看一看公映版究竟对原版做了什么样的处理。
总体来看,公映版本主要对原版中的部分镜头和画面进行了删剪,还有部分镜头喷血量的下调和非常小的音效调整。
归纳起来,被删剪的镜头和画面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是与暴力相关的。公映版删除了姜戈回忆妻子海蒂被虐待的整个后半部分以及姜戈跪地求饶的段落。农场主坎迪在会客厅中进行角斗比赛的过程自然不能幸免于难,这里本有一大段直接表现角斗比赛残酷的镜头,因为暴力的直接呈现几乎删除殆尽,其中还包括坎迪在享受暴力血腥后胜利的欢呼,只留下了少量的非重点描述。曼丁哥角斗比赛胜出者对失败者施加的扭断胳膊、弄瞎双眼、挥锤击杀以及部分周围人的反应全部消失无踪,以致细心的观众会在结尾处感觉唐突和略显不解。在惩罚逃跑角斗士一段,删除了所有的群狗撕咬、拖拽肢体的镜头。当然,后面在签订赎身合同的时候,舒尔茨医生在《献给爱丽丝》的竖琴演奏中大脑浮现的关于这部分回忆,也就被在情理之中地剪掉了。这些被删的镜头本来具有非常强烈的视觉表现力,能够起到震撼观众内心、传递丰沛情感的效果,更是非常直观地反应了农场主坎迪的无情冷血,对于人物性格塑造和表现奴隶制度的残酷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是与身体相关的。公映版删除了海蒂被从地下热箱中拖出来后转瞬即逝的全身裸体镜头,尽管这个镜头本身的推拉速度极快,以至于观众看不见任何细节。姜戈在混战中投降后倒挂在刑房中,垂直视角裸露下体的镜头也如疯传得那样,确实消失了。比利迫于女主人劳拉的命令无力用刀实现的理想,在这里被剪片室里的剪刀轻松地做到了。在这个场景,打手比利用烧红的尖刀虐待姜戈下体的情节完全消失,只留下了首尾两个很小的部分。还有就是姜戈折返复仇,乱枪杀死正在洗澡却裸身起立的打手的镜头,以及结尾部分里被打中要害的比利躺在地上拼命挣扎的镜头,也在删除之列。以上这些镜头虽然没有干扰叙事,但大部分与人物命运息息相关,不能单纯地归结为昆汀刻意地毫无理由的呈现,虽然删除不影响整体表达,但很明显的是,这些镜头如果存在能够让影片的感染力更强。
三是与喷血相关的。开头的树林遭遇战,舒尔茨与姜戈的雪地伏击,这两个段落中都明显降低了喷血量和喷血高度。全片的第一个高潮,坎迪农场洋楼内的混战部分,是昆汀式暴力美学的集中体现,其中自然包含了大量的枪战、流血甚至爆头场景。在公映版中,部分喷血量被大幅缩减,由于全部是暴力和血腥场面而大部分无法规避,甚至删除了相当一部分枪战戏份,那唯一的一次爆头击杀也不见了踪影。这个部分的删剪可以说严重伤害了昆汀的暴力美学表达,尤其是室内混战部分显得短小而不够过瘾。如果这不是昆汀的电影,可能影响稍小,但可惜这是昆汀的电影。
除此之外,公映版本将原版中部分尖利的音效做了衰减处理,这也使得相应的画面缺少了辅助表达,从而降低了感染力和对观众的震慑。一部分血迹应该是做了降低鲜艳程度的调整。
审查过程主要没有放过的三场戏:惩罚逃跑角斗士、会客厅角斗比赛、农场洋楼混战,前两场本能够完成视觉上的冲击,直接影响观众情绪,是昆汀·塔伦蒂诺最擅长的最具个人风格的部分,即便很多镜头的时长都非常短,但在删剪后仍然伤害到了电影的元气。
得益于电影简单的顺序叙事结构,即便删剪了一小部分镜头,再加上所删时长很短,所以整体叙事和主题展现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影响。
就目前国内的审查形势来看,剩余的部分能够得到呈现仍不失一次突破。电影基本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和力道,至于多样主题的表达也并没有根本性地缺失。对于想去影院欣赏首部登上大陆荧屏的昆汀电影的观众,特别是昆汀的粉丝来说,仍是一次可以把握的机会。
保持平和心态,享受观影乐趣。有车堪推直须推,莫等无车日墙灰。恐怕这是我最后一句能说的稿外的话了。